-
24h:028 -80899999
妇科慢性盆腔炎的症状
发布人:成都九龙医院 发布时间:2010-07-23 15:53:31
慢性盆腔炎是盆腔炎的一种,它大多是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、不彻底,或因患者体质差,病情迁延所致。那么妇科慢性盆腔炎的症状又是什么样的呢?
妇科慢性盆腔炎的症状
1、全身症状多不明显,有时可有低热,易感疲劳。病程时间较长,部分患者可有神经衰弱症状。
2、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,可引起下腹部坠胀、疼痛及腰骶部酸痛,常在劳累、性交、月经前后加剧。
3、由于盆腔瘀血,患者可有月经增多,卵巢功能损害可有月经失调,输卵管粘连阻塞时可致不孕。因为精子与卵子的结合是需要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精子到达子宫内需要过关斩将,层层筛选,不论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,都会起到阻碍的作用,如果出现着床位置错误,也会导致宫外孕。
慢性盆腔炎的治疗
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,先要解除患者思想顾虑,增强治疗的信心,增加营养,锻炼身体,注意劳逸结合,提高机体抵抗力。其次,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治疗,如:
1、中药治疗: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,治则以清热利湿,活血化瘀为主,方药用:丹参18g、赤芍15g、木香12g、桃仁9g、金银花30g、蒲公英30g、茯苓12g、丹皮9g、生地9g。痛重时加延胡索9g。有些患者为寒凝气滞型,治则为温经散寒、行气活血。常用桂枝茯苓汤加减。气虚者加党参15g、白术9g、黄芪15g。
2、物理疗法: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。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,提高新陈代谢,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。成都九龙医院采用盆腔治疗仪,它提供了一种通过阴道粘膜给药的新方法,在电场的作用下加快药物的导入,造成局部药物高浓度从而达到佳治疗效果。
3、其他药物治疗:在用抗炎药物时,也可同时采用α-糜蛋白酶5mg或透明质酸酶1500U,肌肉注射,隔日1次,5~10次为一疗程,以利粘连和炎症的吸收。个别患者局部或全身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停药。在某些情况下,抗生素与地塞米松同时应用,口服地塞米松0.75mg,每日3次,停药时注意逐渐减量。
以上就是关于妇科慢性盆腔炎的症状的相关介绍,由于慢性盆腔炎如不及时治疗将会造成不孕症的发生,因此如果女性朋友一旦发现自己有类似的症状一定要及时治疗,以免造成严重后果。
妇科慢性盆腔炎的症状
1、全身症状多不明显,有时可有低热,易感疲劳。病程时间较长,部分患者可有神经衰弱症状。
2、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,可引起下腹部坠胀、疼痛及腰骶部酸痛,常在劳累、性交、月经前后加剧。
3、由于盆腔瘀血,患者可有月经增多,卵巢功能损害可有月经失调,输卵管粘连阻塞时可致不孕。因为精子与卵子的结合是需要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精子到达子宫内需要过关斩将,层层筛选,不论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,都会起到阻碍的作用,如果出现着床位置错误,也会导致宫外孕。
慢性盆腔炎的治疗
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,先要解除患者思想顾虑,增强治疗的信心,增加营养,锻炼身体,注意劳逸结合,提高机体抵抗力。其次,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治疗,如:
1、中药治疗: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,治则以清热利湿,活血化瘀为主,方药用:丹参18g、赤芍15g、木香12g、桃仁9g、金银花30g、蒲公英30g、茯苓12g、丹皮9g、生地9g。痛重时加延胡索9g。有些患者为寒凝气滞型,治则为温经散寒、行气活血。常用桂枝茯苓汤加减。气虚者加党参15g、白术9g、黄芪15g。
2、物理疗法: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。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,提高新陈代谢,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。成都九龙医院采用盆腔治疗仪,它提供了一种通过阴道粘膜给药的新方法,在电场的作用下加快药物的导入,造成局部药物高浓度从而达到佳治疗效果。
3、其他药物治疗:在用抗炎药物时,也可同时采用α-糜蛋白酶5mg或透明质酸酶1500U,肌肉注射,隔日1次,5~10次为一疗程,以利粘连和炎症的吸收。个别患者局部或全身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停药。在某些情况下,抗生素与地塞米松同时应用,口服地塞米松0.75mg,每日3次,停药时注意逐渐减量。
以上就是关于妇科慢性盆腔炎的症状的相关介绍,由于慢性盆腔炎如不及时治疗将会造成不孕症的发生,因此如果女性朋友一旦发现自己有类似的症状一定要及时治疗,以免造成严重后果。
- 上一篇:女性盆腔炎有哪些症状
- 下一篇:急性盆腔炎有什么症状
热门文章查看更多
-
30+
由临床经验30年
专家坐诊 -
100+
高级职称专家
为首的医疗团队 -
7x24+
每一天,无假日
迅速处理医疗突发状况 -
365+
无假日
医院 -
24+
24小时
在线挂号 -
1+
始终如一,为您提供
高质量医疗服务
- 深化“扫黑除恶”建设平安医院,坚决打击医疗行业涉黑涉恶行为 维护正常医疗秩序
- 青羊区扫黑办举报电话:028-86275209
- 声明: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.网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.